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无偿献血宣传
无偿献血宣传

关于无偿献血,国家级平台这样说

发布日期:2025-10-31 浏览次数(

无偿献血

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

和生命安全的社会公益事业

是保障临床用血供应与安全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一起从“关注献血”

到“了解献血”

共同成为守护生命的

“献血侠”!

1.我国无偿献血模式及重要意义

血液是无法人工生产、难以替代的稀缺医疗资源,无偿献血帮助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1998年我国颁布实施《献血法》,国家全面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无偿献血是指个人自愿捐献其血液或者血液成分而不接受任何报酬的行为。献血者无私、利他的意愿与动机使其在捐献血液时能够真实评价自身健康状况,是保障血液安全的基础。我国无偿献血的模式以自愿、无偿、健康、安全为原则,通过政府的宣传和鼓励,以及完善的血液管理机制,促进了献血事业的发展和血液安全。这种模式不仅体现了公民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也为医疗临床用血提供了有力保障。

2.科学献血,无损健康

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有血液4000毫升左右。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液只占全身血量的70%-80%,其余的则贮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失血时,贮存的血液便会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

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渗入血管而得到补充;失去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而进行补充。献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促进血液新陈代谢。

3.所有人都可以献血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规定,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国家标准的健康公民,就可以参加献血。为了保证献血者的健康和安全,献血前还要进行健康征询、体格检查和献血前血液检测三个环节,来评估献血者是否符合上述标准。

健康征询一般是通过问卷方式了解潜在献血者的健康史、生活史和旅行史;体格检查主要包括年龄、体重、体温、血压、脉搏和一般健康状况等指标;献血前一般会进行血红蛋白含量的检测,检查献血者是否存在贫血等原因。同时,我们建议准备献血时,尽量清淡饮食,不饮酒,避免出现血液转氨酶和血脂异常。

4.一次献200毫升还是400毫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一次献血200毫升,不足体内血液总量的5%,由于量少,并未触及到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

如果一次献血400毫升,更能触及到体内的调节系统,促使暂存于肝、脾等器官内的血液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同时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新鲜血液再生。

5.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献血时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以便为您建立无偿献血档案,并为今后您及家人按规定用血、报销提供依据。献血前应尽量食用清淡食物,避免空腹献血。

献血后避免立即弯腰下蹲,24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和紧张工作。    

6.献出的血液都用到了哪些病人身上?

第一类就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急诊室,这些病人可能是碰到危重出血这种情况,当然有自发出血原因,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第二种情况就是产科和手术室,各种手术,比如说产妇大出血,比如说骨科的手术。第三类情况,我本身是血液科医生,就是我们血液疾病,本身造血功能受到了损害,所以他需要血液产品来支持他渡过难关。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应急的场景,比如抗震救灾这类。大概是这四类吧。

由于对病人隐私的保护,所以全世界都是这样,捐献者并不知道接受献血人的情况,但是我觉得,大家可以完全相信和完全放心,你们捐献的血一定是走向挽救病人的生命,给病人以希望。

7.献血检测结果能作为疾病诊断依据吗?

献血检测结果只作为判断献血者是否适宜献血及捐献的血液是否适宜临床输注的依据,不能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规定:“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仅表明捐献的血液不符合国家血液标准的要求,不作为感染和疾病的诊断标准。”献血者如果碰到了献血检测结果不合格,不必担忧和惊慌,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最终以医院的检测报告和医生结合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作出诊断来为准。



版权所有:松江区红十字会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38号1号楼12楼西侧 爱心热线:021-57716070
浏览量: 日期:2025/8/11 今日:6 本月:712 总计:5628937
Copyright©200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0750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