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红十字好声音·身边人和故事之“生命的乐章”篇(孔凤英)
2022年,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团结奋斗、自信自强、国泰民安的浓厚氛围,松江区红十字会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红十字好声音·身边人和故事”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崇德向善的奋斗热情。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红十字好声音·身边人和故事之“生命的乐章”篇吧!
留得美好在人间
孔凤英,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也是松江区红十字会夕阳留辉联谊会成员,作为红十字志愿者的她,每年重阳节都会和她的团队一起前往老年护理院,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如文艺汇演等,让老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红十字的关爱。
传统观点,人走到终点处理后事是神圣的,总要兴木动土,摆点排场,以表活着的人寄托哀思。这种传统的观念在每个人头脑中都是根深蒂固,冲破这一传统观念是要有一点毅力的。家住中山街道的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孔凤英和老伴一起认真学习了《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向已捐献遗体的志愿者学习,学习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品德。2012年,两人来到松江区红十字会,表达了对遗体捐献的意愿,非常高兴地加入了遗体捐献行列中。百年之后,他们希望用自己的躯体作最后一次贡献社会、贡献医药事业发展,为人类攀登医药高峰提供基石,使一些人获得第二次生命和重见光明成为事实可能。
她经常说:“‘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鼓励着我,松江区捐献遗体先进人物张秉祥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我,我们老俩口经过慎重考虑,双双通过红十字会办好了遗体捐献手续。事后我想想一点也不懊悔,感到无比荣光。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事业中去,活着理想是这样,死了也是如此。”
社会在发展,传统观念要改变,墨守成规要冲破,使生命的价值得到升华,获得永恒。人活着,要多做一些有益与社会的事,要多留一些美好的东西在人间。据了解,孔凤英的老伴已于2017年成功实现遗体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