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申城 你我同行 | 红十字“救”在身边主题宣讲·身边人和故事之“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篇
发布日期:2023-05-24
浏览次数(
)
今年世界红十字日所在周是新修订《上海市红十字会条例》确立的首个上海市红十字博爱周。
为更好地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好红十字声音,在“5·8”红十字博爱周期间,松江区红十字会开展红十字“救”在身边主题宣讲活动,带来5个温暖的故事,并通过镜头传递出人道的力量,向社会传递红十字价值理念与红十字人精神追求。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一个个嘹亮的声音
红十字志愿者们活跃在社区、院区、校区、园区、企事业单位等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充分展示着红十字的人道情怀、博爱精神和奉献风采。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三
红十字“救”在身边主题宣讲·身边人和故事之“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篇
一家三代的承诺
——松江区遗体(角膜)捐献登记志愿者
我是上海市松江区岳阳街道长桥居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们社区里的感人故事。
尉永香,尉阿姨是我们社区里的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她的母亲曾在电视节目的启发下,曾想把自己的眼角膜移植给尉阿姨,让她重返光明。虽然这一美好的愿景最后被医生告知,移植眼角膜并不能恢复尉阿姨的视力,但是母亲的爱和关心仍然让尉阿姨感到温暖和力量,她逐渐从痛苦中走出来。
那段时间里,尉阿姨逐渐有了一个心愿:她希望能够捐献自己的遗体,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母亲和儿子也都理解并支持她的想法。一家三代一起报名成为了遗体捐献登记者。
这次,我是专程上门来送上他们一家三代人的《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证书》的,这是尉阿姨最终实现心愿的见证,生命结束后,如果能够让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去延续更多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就将在新的载体中得到延续,这就是遗体捐献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