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送去“生命火种”!松江首例残障人士造血干细胞捐献完成

发布日期:2024-05-07 浏览次数(

“能够为拯救他人的生命出一份力,我觉得很值得。”4月26日下午1时,经过4个小时的正式采集,松江区今年第2例、累计第4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顺利完成,捐献人王瑢也成为松江首位残障人士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微信图片_20240507153212.jpg

当捐献完成,看到采集出的一袋造血干细胞时,王瑢眼眶湿润了,“我是个平凡人,但因为这件事也有了一点不平凡。”据介绍,王瑢因幼年时注射耳毒性药物,造成了听力一级残疾,平常生活需要佩戴助听器。虽然生活有很多不便,但社会的帮助和关爱,常常让她感到温暖,在获悉自己初步配型成功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直以来,我受到很多人的帮助,感觉这是一个回报社会的机会。”王瑢说,为了确保捐献能顺利进行,她变得非常“惜命”,平常总是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做一些身体锻炼,在饮食上也尽量绿色健康,争取把最好的造血干细胞带给患者。

王瑢的家人很和善,用王瑢的话讲,他们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但在刚得知配型成功消息时,家里也有一些反对的意见。“她从小身体不好,还是残疾人,刚开始真的不想让她捐赠。”王蓉妈妈坦言,不过在王瑢的坚持下,家人们最终选择支持她,帮助她完成自己的心愿。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王瑢本身有贫血的毛病,而在长达4小时的捐献过程中,她又一直出现诸如盗汗、头晕、手发麻等情况。“当时真的是很担心她。”王瑢妈妈说,为了减缓一些王瑢的痛苦,她的家人们都特地赶来,和她一起共度难关。“感觉我们的家庭真的很温暖,大家一同面对生活当中的风雨和阳光,真的非常感谢他们。”王瑢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虽然听力障碍给王瑢生活上造成了不便,但却并没有影响她奋发向上,王瑢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并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出于语言的热爱,毕业后王瑢考了翻译资格证书,并以此为业,慢慢地积累了自己的客户资源。“她是我们全家的骄傲。”谈起这些,王瑢妈妈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微信图片_20240507153217.jpg

在谈到受捐者时,王瑢说,“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在不同的地方跟我们一起看同一片蓝天。”当天夜里,带着刚采集来的造血干细胞,松江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赶往患者所在的医院,从此之后,未曾蒙面的两人以特殊的方式“血脉相连”,“生命的火种”将在另一个人身体中流淌。

(来源:上海松江微信公众)

版权所有:松江区红十字会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38号1号楼12楼西侧 爱心热线:021-57716070
浏览量: 日期:2020/8/18 10:01:20 今日:33 本月:2007 总计:5625641
Copyright©2004-2021.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0750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