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奋斗 砥砺前行——回顾2023,松江区红十字会亮答卷!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我们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4年。过去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上海市红十字会的正确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参与下,全区红十字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松江红十字事业“传承、创新、突破”,念好“融联嵌”三字诀,开拓核心业务,联动各方资源,将红十字工作做深做实,全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多点发力做好“融”的文章
一是守护校园扩大“覆盖面”
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纳入全区8000余名七年级学生“三生”与成长社会实践,高一新生军训,高三学生毕业季,中小学新进教职工岗前培训等。推出4期校园急救课件并下发至91所中小学,让珍爱生命的理念融入校园思政教育。
二是围绕中心提升“服务力”
根据G60科创走廊产业园区聚集性特点,建立G60科创云廊红十字服务站,为企业送教上门10余次,推出“G60午间急救课堂”特色课程,举办“守护生命.救在身边”红十字G60主题游园会活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文化传播点燃“博爱情”
系统推出18期“云课堂”视频,全部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结合重要纪念日宣传节点,在G60科创云廊、新城高速出入口、融媒体中心大楼、商圈、社区户外电子屏集中投放红十字宣传短片和标语,让红十字点亮云间。
四是大爱无疆撑起“生命伞”
全年招募552名造干捐献志愿者,成功捐献3人;遗体捐献登记127人,实现捐献21人;器官捐献登记530人,实现捐献17例。全年人道筹资总额113余万元,帮扶群众7900余人次。
多方协同用好“联”的方法
一是“三区联动”聚合力
在 “5.8”世界红十字日期间,通过部门联动等形式举办11个项目活动,得到市、区两级多个委办局、冠名红十字医院、高校红十字会的支持,有效提升红十字会社会影响力和群众满意度。
二是“四下基层”办实事
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做实救护培训核心业务的有效举措,联合多部门扎实开展救护培训六“进”,举办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竞赛。全年完成持证培训17484人次,知识普及41726人次。
三是“志愿服务”展风采
着重关爱“一老一小”群体,开展惠及5000余人次的红十字志愿服务。主动参与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区政协“一路同心 健康同行”义诊,参与区应急力量集结拉动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等重要活动。
多措并举创新“嵌”的形式
一是打造生命教育新阵地
依托区内民防科普阵地资源,建立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通过沉浸式参观体验,让参观者了解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历程,学习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
二是推出党群服务新内容
积极推进“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急救技能培训课程纳入全区党群服务阵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科普漂流”等服务清单,全年共推培训24场次。
三是焕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以“博爱家园有影响力、总站有实力、服务站有活力”为工作目标,推动洞泾镇完成全国城市社区博爱家园示范点建设,指导岳阳街道、泖港镇建成市级红十字博爱家园。
四是建设特色品牌新矩阵
指导基层红会结合辖区特点、挖掘自身优势,深化“一街镇一品牌”工作,并在公众号开设专栏展示工作经验和特色亮点,全面呈现做好群众身边红十字会的工作成效。
2023年,全区红十字系统2人获评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1人评为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8人分获市优秀器官协调员、市优秀通讯员,市红十字“博爱申城”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者、组织者和2023年度上海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工作先进个人荣誉;1人获得区文明办最美志愿者称号;推荐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和“感动松江”道德模范1人,区岗位建功先进个人1人。区红十字会党支部2人分别获评“1号先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松江区红十字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贯彻落实上海市红十字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以庆祝松江红十字会建会100周年为契机,凝心聚力,务实笃行,更好发挥组织优势,团结动员更多人道力量,努力推动松江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