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活动集锦
活动集锦

反复打电话“催”红十字会,这位松江人终于完成了捐献造血干细胞

发布日期:2020-10-26 浏览次数(
       “那个小女孩才4岁,只比我儿子大一岁,我完全能够想象患者家庭面临着怎样的绝望。”(10月23日)上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病房里,杨翌翔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这将为一名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的4岁女童带来生的希望。本次捐献为上海市第508例、松江区第3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也是2020年松江区的第4例。
 
 
        杨翌翔是松江区中心医院检验科的医务人员,于2012年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
去年12月,杨翌翔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通知。由于患者病情等原因,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过程,直到今天才完成捐献。“自从今年1月高分辨配型成功后,好几次确定的时间都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了,我的心里一直很在意这件事情,所以经常打电话去询问红十字会相关情况。”他回忆说。
       谈起这次捐献,杨翌翔用了“缘分”二字来形容。检验科下有多个分科,而他恰好负责血液检验工作,平日里经常与血液标本打交道,他对于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也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真正让他坚定捐献决心的是他得知患者是一位4岁的小女孩时,他说:“我也是做爸爸的人,稍微换位思考一下就已经很让人痛心了,我和太太很快达成共识,就把她当作我们的‘女儿’吧。”
 
 
        虽然杨翌翔坚定了捐献的决心,但是整个过程却是一波三折。作为一名检验科的医务人员,杨翌翔平时工作非常忙碌。为了能提前交接好工作,顺利完成捐献,杨翌翔曾多次打电话向红十字会询问确切的捐献时间。杨翌翔说:“每次红十字会那边接到我的电话就好像有些紧张的样子,可能他们没怎么遇到过反复催促捐献的人,担心我反悔了吧。我既然答应了,就绝不可能后悔。”
 
 
        杨翌翔的妻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这次捐献过程中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的一股力量。“我觉得也和医务人员受到的教育有关吧,如果能够匹配上,我相信大部分医务人员都是愿意的,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杨翌翔说。当天,患者家属委托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封感谢信,感谢杨翌翔的善良和爱心为一个陷入困境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版权所有:松江区红十字会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38号1号楼12楼西侧 爱心热线:021-57716070
浏览量: 日期:2020/8/18 10:01:20 今日:33 本月:2007 总计:5625641
Copyright©2004-2021.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0750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