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活动集锦
活动集锦

茸城“天使”情牵异乡女孩

发布日期:2009-08-14 浏览次数(

 

——记上海市第147例、松江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陈莉
陈莉拥有令人难忘的笑容,极具亲和力。8月11日,仍是一个阴雨天,她的笑容却让华山医院血液科采集室里每一个在场的人心里都阳光灿烂。
陈莉看着自己的血液顺着导管汩汩流出,在经过血细胞分离机后,又慢慢回归。4个小时里,她就这样静静地躺着,不时地想起那个远在哈尔滨的素昧平生的7岁女孩小月。“下一个儿童节,我希望她能因为我的帮助而走出病房。”
缘起:儿童节的惊喜
30岁的陈莉是乐都医院体检科的医生,也是一名6岁男孩的母亲。2009年的儿童节前夕,一个陌生的电话意外地打进了她的手机,电话那头是上海市红十字会。对方告诉陈莉,她的造血干细胞已经与一名来自哈尔滨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初步配对成功,希望陈莉能配合作进一步的配对并最终实现捐赠。
那一刻,陈莉又惊又喜,她在2007年5月8日与松江其他数百名医务工作者一起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的行列,从那以后,每次看到区中心医院药剂科曲海菁的捐赠事迹时,陈莉都会笑言:“松江下一个医务战线上的捐赠者就是我。”但当这十万分之一的概率真的来临时,还是难以相信这是真的。“你跟家人商量一下吧,尽快给个答复。”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这样对陈莉说。但陈莉却当即表示:“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我是医务工作者,了解造血干细胞捐赠,我的家人也不会反对的。”
支持:一个都不能少
事情没有陈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当陈莉将这个消息告诉丈夫时,丈夫面露难色,他几乎是本能地说出了“不行”。但陈莉告诉丈夫:“对方是个7岁的小女孩,只比我们儿子大一岁,儿子正在快乐地过‘六一’,那个孩子却在病床上,如果我能帮助她,或许她明年就可以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儿童节了。”见丈夫还是沉默不语,陈莉又说,“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现在有人可以救自己的孩子,你会怎么做?”“我会求人家。”丈夫说,问题于是迎刃而解。
作为家里的小成员,陈莉也征求了6岁儿子的意见,但小家伙嘟起了小嘴一脸的不乐意:“妈妈给小姐姐输血,妈妈疼了,不许去。”陈莉耐心地哄他,跟他讲道理,他才“勉强”同意:“我同意了,但是你一个星期就要回来。”
反应最激烈的是陈莉的母亲,陈莉是独生女,母亲不愿意陈莉冒哪怕一丁点的风险,这可能是陈莉和母亲之间多年来最大的一场“拉锯战”,直到她住进华山医院的前几天,拗不过女儿的母亲才勉强在同意书上签了字。
陈莉所在的乐都医院的同事们在得知此事后也都非常支持,而她丈夫所在的公司听说后也主动开起了“绿灯”,放假让他一心一意陪好陈莉。
拥有这么多人的支持,难怪陈莉会说,假如小月能够得到新生,并不是她一个人的期待和努力,“大家的支持,一个都不能少。”

                                 (摘自《松江报》记者许萍)

版权所有:松江区红十字会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38号1号楼12楼西侧 爱心热线:021-57716070
浏览量: 日期:2020/8/18 10:01:20 今日:33 本月:2007 总计:5625641
Copyright©2004-2021.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07501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