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维明的故事
用大爱点燃生命之光
——第1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维明的故事
10月24日,前两天刚刚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张维明回到家中休息,看上去精神十足,和记者侃侃而谈。这时,远在山东济南的15岁男孩,因为有了张维明的造血干细胞,正渐渐地远离死亡边缘。
在张维明居住的高乐小区,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早已一传十、十传百,街坊邻居无不交口称赞。
2011年,张维明就成为了红十字会志愿者。2012年4月27日,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那时,张维明还是区烟草公司的一名职工。今年7月1日,当红十字会通知他初配成功的时候,张维明就想:“一定要捐献救人!”“也许爸爸不会同意,能瞒着就瞒着。”这是张维明当时的想法。直到8月做高配时,张维明的父亲依旧不知情。8月,高配结果出来,张维明10个点位和对方相符,患者移植后,生存下来的希望极大。得知结果后,张维明有点激动,这更坚定了他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他人的决心。 他甚至想瞒着父母,立马答应下来。但因为他还没有结婚,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这让他犯了难。知道瞒不住了,他最先告诉了自己妈妈,因为平时和妈妈最贴心,无话不谈。但张维明的父亲得知后反应很大,他坚决不同意儿子捐献。他的父亲告诉记者,张维明小时候身体一直不好,害怕捐献对身体有伤害。经过张维明的几番解释,爸爸终于同意。后来,为了照顾张维明,他的父亲找到了单位领导,把明年的年假给提前请了。
像这样先斩后奏的决定,对张维明来说,并不是第一次。高中刚毕业那年,张维明就跑到松江商城前的献血点去献了血,回到家才告诉父母。大二的时候,得知大学生入伍可以保留两年学籍,张维明又入了伍。
最初,张维明的大姨和小姨得知他要捐献后,十分心疼,也一度反对他捐献,为此张维明和小姨甚至有过争执,至今张维明还在为顶撞长辈而内疚。“舅舅就比较支持我,他是一名交警,他告诉我说救人是天大的好事。”张维明说。张维明的亲戚中,同样表达了敬佩和支持的还有张维明姨夫的姐姐,一名70多岁的退休军医,因为不是近亲,平时走动并不多,而这次,她发来短信说:“你的大爱之举值得骄傲,我老太太也要向你学习。”
2012年9月,张维明入学华师大,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不出意外,明年1月就能拿到毕业证书了。因为论文被抽到“盲检”,入院的当天,他还在忙着毕业论文的事,张维明的导师知道后,告诉张维明,打印论文的事,全交给他。今年7月24日,张维明收到市公安局松江分局的录取通知,成为公安系统的一名准公务员。这段时间也正值他的入职培训期,让张维明担心的是,11月份就要体能测试了,如果体能测试通不过,很可能影响转正,而公务员的职业,也是父母殷殷切切的期盼。不过,通过红十字会的协调,他的善举也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他申请了缓考,这让张维明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松江报 记者 许凌峻)